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日记 > 观察日记

观察植物日记

时间:2024-12-09 17:05:44
实用的观察植物日记锦集六篇

实用的观察植物日记锦集六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察植物日记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察植物日记 篇1

如果真正读懂了一株植物,那么,面对它,就是面对整个世界。

《植物传奇》是一本引导人如何爱上植物,如何由一株植物看到整个世界的书。作者沈苇生于江南,流连在乌鲁木齐,因为热爱,他怀着一颗诗人之心,踏遍新疆辽阔的土地,最后选择了丝绸之路上的20余种植物,一一讲述它们的生态、习性、身世、传说、宗教、文化……

作者的爱,不仅仅是抽象的、诗意的想象,更是经由植物的血管和根茎,深入大地,回溯起源,思考今生。

在吐鲁番的葡萄园,作者体会到的是一种生死打量:高处的墓地和低处的村庄互为视角;从葡萄到葡萄浆,犹如一次肉身到精神的过度;而葡萄干,则是岁月的“干尸”。

胡杨也是。“生与死在胡杨林中唇齿相依,是一种同在与混融。”从赖以生存的家园,到荒枯的孤岛,一代代人从这里漂

泊迁出,一代代人留下记忆,湮灭身份,痕迹被流沙抹平如新,只留下凭吊无依空怅惘的后人。

天山深处成排的云杉森林,让人恍入教堂,感受着神圣和震颤:因为它们“是人类宗教建筑的原型,人类最初的神殿,保留了原始的天籁。(夏多布里昂语)”既让人怀揣恐惧,又能提供神殿般的庇护。

新疆第一调料孜然,闻到它,似乎就闻到了古老新疆的味道。伴随这烤肉飘香时的滋滋声响,孜然以最世俗最民间的方式,飘进人们的胃、肠、神经、大脑。于是,它和当地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长久而纯粹的信任。

而苹果,不是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又圆又大的苹果,而是被驯化前、存在了20xx多万年的野苹果,我们不知道,它还有着酸、苦等多种滋味,也有长的、扁的多种形状,这种演化和失去野性的过程,似乎也潜藏着整个人类的某种危机。 ……

从丝绸之路走来,跨越天山南北,跟随作者,沿途与它们一一相遇,虽无言语,但体会它们独特的美,看清与之相映的面容,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然的恩赐和馈赠。其实,每一株植物的根系,都牵连着大千世界的末梢神经。它们的历史比人类久远,还演绎过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传奇?它们经风历雨,给予过我们多少或明或隐的启示?一本书能容下的,实在太少。

所以,感动和敬仰的,其实是作者这种爱与尊重的态度。对植物如此,对世间万物,亦如此。

观察植物日记 篇2

1日 天气:晴

今天,我拿了一个杯子,先往里面装些土,再拿几个绿豆的种子摆放在杯子里,然后再放上一厘米厚的土,浇上一些水,把杯子放在露台的向光处。

2日 天气:雨

今天中午,我发现杯子里有些白色的根须,但种子的芽并未冒出来。我有点着急。

3日 天气:阴

今天,我看见绿豆芽破土而出,吐出了浅绿色的嫩芽,差不多有一厘米高,叶子还没有展开,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我看了真高兴。

4日 天气:雨

绿豆苗的茎又长高了二厘米,叶子微微张开,中间的小芽很小。茎都朝阳光比较多的地方倾斜,有的小芽背着太阳,是因为小芽还没长成。

5日 天气:雨

哇!长得可真快啊!绿豆苗像打了气似的,一下子猛长到九厘米左右,底部长着细细的白生生的根毛。窄长的叶子完全展开,没有枝干。茎上有一些胚芽,而且有的茎上长了两个不是朝向一个方向的两颗胚芽。

6日 天气:多云

今天,绿豆苗一下子又长高了四厘米,绿葱葱的叶子,青翠欲滴。前几天倾斜的'茎恢复了过来,笔直地朝上,叶子向两边叉开。

7日 天气:多云

绿豆苗已经长到十六厘米高了,墨绿色的叶子舒展着。胚芽一天天消瘦了,有些枯萎。

我的体会: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水、阳光、空气,我还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

观察植物日记 篇3

今天,我去观察猪笼草。

猪笼草长的像一个小笔桶,嘴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圆孔,肚子鼓鼓的,像一个大胖子,还有嘴巴上的“大盖头”一关一拢的可好笑了。它的嘴边还有一些蜜,那是“给”虫儿们的,它还在半空中动着,多好看啊!

猪笼草喜欢吃小昆虫,先把昆虫引到身边,昆虫就会看见蜜,接着秒吃了起来,然后昆虫就会掉进猪笼草的肚子里,可怜的小虫子就必死无疑了。

猪笼草还喜欢开着盖头等昆虫来自投罗网。

猪笼草适合在温暖潮湿的地上生长,还喜欢为人民除害,消灭蚊子、苍蝇等。

这就是我观察的猪笼草。

观察植物日记 篇4

6月30日

今天早上,我去市场买了一盆小(转载于:连续观察日记吊兰)吊兰,它特别小,只有一点点小苗。回家后,我给它浇了水,沾满泥巴的它顿时变得生机勃勃,真是太有趣了。我保证一定要好好照顾它。

7月2日

我一觉醒来,匆匆忙忙的往阳台上赶,两天没看到,感觉它似乎长高了一点儿,正昂起头,向我炫耀呢!我量了一下,已经有十厘米了,比刚买时高了一些,希望它能早点长大。

7月3日

发到这个月的零花钱后,我买了一些肥料,往小吊兰里放,我想:也许这样这盆小吊兰能长得更高、更快呢!哈哈!

7月5日

小吊兰又长高了一点儿,在叶子上面竟然发起了小芽,这也许就是课上所说的繁殖吧!有了肥料,他长得更快了。

7月16日

oh,no!这几天我去了少年宫,忘了给它浇水施肥了!有些部位已经枯黄。快浇,接下来几天只能暂时让我奶奶培养了。

7月17日

我又和昨天一样,急急忙忙地去奶奶家看小吊兰,此时的它变得健康多了!我感到十分欣慰。

8月18日

今天我又早早地观察小吊兰,并上网查了资料,原来每个植物都需要充足、适当的阳光、空气和水呀!我明白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我以后一定会按照上面说的去做的。

7月19日

这几天我一直在守护着可爱而又富有生机的小吊兰,因为接下来的几天我要去少年宫了,没时间照顾它了。不过我按照资料上的话去做了以后,效果十分显著,可谓是越长越壮,老天保佑它快点长大。

7月31日

以为去少年宫的原因,有十几天没见小吊兰了,今天去了奶奶家,一看,哇,长得真旺盛,叶子上又爆发出许多小芽,似乎要快点长大。

8月20日

快开学了,马上没有时间浇灌小吊兰了,还是让奶奶培育吧。此时小吊兰已经是大吊兰了!只见吊兰长得十分旺盛,好像吃足了养分全身绿油油的,叶子可嫩了,太棒了!

观察植物日记 篇5

我家的阳台上养了一盆盆的吊兰。它们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装饰着我家的阳台空间,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

每年的春天,吊兰会长出许多的新叶子。这些个新长出的叶子,翠绿如洗,叶片狭长而柔嫩,像一个个新生的娃娃一样的让人喜欢。我呢也经常给它们浇水,施肥,松土,让这些个小生灵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有一次,我去阳台上看吊兰。哎呀!有个重大的发现,吊兰的叶子怎么都倒向一边,难道是有人给它统一方向长吗?我上网查资料才明白,原来,吊兰的生长跟其他的植物一样有向光性哦。

吊兰的繁殖能力也是很强。有一次,我见妈妈从一盆吊兰的身上掐下一段枝条放到另一个花盆里。我跑过去好奇地问:“妈妈,你这样做吊兰会不会死啊?”“不会的,它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这段吊兰插进泥土里,就会长出新的根,不久就会长成一盆崭新的吊兰了。”过了几天,我再去看这盆吊兰,它居然奇迹般的成活了!我不由得惊叹:这吊兰也忒牛了吧!

说完了吊兰的以上2个特点,吊兰还具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它能吸收有害气体。被人们誉为:室内净化器。所以在房间里养上一盆吊兰,一定不用担心甲醛啊,苯啊之类的有害气体侵害身体哦。

这就是我观察的吊兰,我喜欢它,你们呢!

观察植物日记 篇6

10月2日 星期天 天气晴

我要种绿豆了!深绿色的小豆子,只有米粒大小,硬邦邦的,简直可以与石头一争高下。于是我开始对它进行浸泡。被我泡在水里一天的绿豆软了不少,也“长大”了不少,大约有五毫米的宽度了。颜色也由深绿变成了淡绿,有的甚至有些发黄。它们一个个像调皮的孩子,撑破绿色的外衣,哈,露出了白胖胖、圆鼓鼓的小肚皮,可爱极了!绿豆们的嫩芽也赶来凑热闹,它们也是白白的,芽头上是尖尖的,看上去那么饱满,那么水灵灵,真惹人喜爱!

我把浸泡好的绿豆种在沙土里,期待明天有新发现……

10月4日 星期一 天气雨

今天一早,我去绿豆旁边看看它们有什么动静,没想到还是“原地不动”。大概是我太心急了吧,我想:绿豆们可能还没睡够,我就不要打扰它们了吧!于是,我和妈妈去了外婆家,等到傍晚再观察绿豆发芽情况。

晚上,我一进家门,就脱下鞋子,跑到阳台上,观察绿豆的变化。

哇!绿豆发芽了!我高兴极了,把花盆捧在怀里爱不释手!绿豆芽们的茎可算柔弱了,用手轻轻一掐就可以掐断。茎和绿豆种子一样,也是淡绿色的。这茎也爱漂亮,头上戴一顶绿色的有花纹的“帽子”。这“帽子”就是绿豆原先的果肉,在土里时就给绿豆发芽提供食物,等到绿豆自己会光合作用了,它就会枯萎、脱落。这些绿豆就像是兄弟姐妹,它们的样子相同,但身高却不同。有的已有二十五毫米了,有的有十七毫米,还有的却只有五毫米。最小的小弟弟大概是吸收的营养不足吧!

10月6日 星期二 天气阴

现在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豆芽啦!

瞧!小帽子上长出了两片作装饰品的羽毛,这当然是绿豆苗中的新成员“叶子”。叶子还没有完全展开,从远处看就像一只鸭子半张着大嘴巴,可有趣了!叶子是淡绿色的,上面还长有细毛,用手捏上去毛茸茸、软绵绵的,非常舒服。此时的豆芽们不仅长得漂亮,姿态也各不相同呢!如果把这些豆芽比作一群鸭子的话,它们有的抬头,仰望天空;有的低头欣赏自己美丽的身影;还有的则用嘴巴品味着甘甜的湖水,生动极了!

我一共种了十颗绿豆种子,六棵已经钻出泥土,享受无限的秋光和甜美的清水;另外四颗种子藏在沙土底下干啥呢?真想挖出来看看。让我兴奋的是,最高的一棵已经有四厘米了。长得多快呀!我期待我的豆芽能出现更多的奇迹!

在神奇的植物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与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发现……

《实用的观察植物日记锦集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