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日记 > 观察日记

观察昆虫日记

时间:2024-12-09 17:06:34
关于观察昆虫日记范文汇编九篇

关于观察昆虫日记范文汇编九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昆虫日记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昆虫日记 篇1

今天,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参观昆虫标本展。

那里的标本可真多呀!有许多我都没见过。“竹节虫”就是其中之一。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样子酷似竹子:它的身躯像一根又细又长的竹竿,腿脚像枯树枝,它的翅膀也很有趣,像透明的竹叶。怪不得叫“竹节虫”呢!

除“竹节虫”外,还有许多蝴蝶标本:有的有许多斑点,有的蓝得发光。这些蝴蝶颜色各异,很值得观赏。当我看到古老的三叶虫化石和鱼化石的时候,感觉大自然是那么伟大;可当看见黑蜘蛛和蝎子时,不由得心惊胆颤:生怕它们复活,咬我一口!

最后,我还买一个蝴蝶标本,叫“大紫狭蝶”。这次参观可让我打开眼界!

观察昆虫日记 篇2

以前,我从没注意过小蚂蚁,但是它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今年中秋节(你们根据时间改),我去奶奶家过节玩时看见了一条长长的“黑链子”,我慢慢地靠近它们,一小步地走,怕踩到他们其中的一员,我蹲下来,仔细一看,我发现它们是在搬家。中间有的小蚂蚁抬着食物,而小的小蚂蚁则是在后面跟着帮大小蚂蚁们观察有没有危险发生。两只比较大的小蚂蚁在前面当领头,好似两个威风的的士兵,我经过阅读书籍和上网搜集资料,我知道了小蚂蚁是靠触角传递信息的,当他们的触角碰在一起时,就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帮助遇到了什么困难。

在小蚂蚁们搬运的途中,一只小蚂蚁搬的米粒总是要掉,它用自己的触角碰了碰前面和后面两只小蚂蚁的触角,然后那两只小蚂蚁马上过来帮忙,同心协力一起克服困难,前面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了一条毛毛虫,前面几只小蚂蚁出来用钳子夹大青虫,有一群小蚂蚁进攻,在虫子的伤口里钻来钻去,大青虫疼得滚在地上压死了几只小蚂蚁,最后大青虫疼死了,领头的和几名个头比较大的小蚂蚁们抬着大青虫高高兴兴的抬回了“新家”。

我从它们的身上知道了团结,它们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观察昆虫日记 篇3

“嘿”怎么那么怪呀!你看,一只大螳螂正在和几只小蚂蚁打架,那只大螳螂在蚂蚁看来,是一个庞然大物,力大无穷。

那几只小蚂蚁想和那只螳螂大战,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瞧,大螳螂正在磨它那带齿的前足,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再看那几只蚂蚁,一副不畏强大的样子。

几只蚂蚁,耐不住寂寞,一跳,就跳到了螳螂的腿上,说:“别以为你大,你就威风,我让你看看我们的威力。”蚂蚁一口咬在了螳螂的大腿上,螳螂“哇”地一声,一腿把小蚂蚁们给蹬到了一边去,螳螂用前足,磨磨大腿上的伤口,然后迅速用像镰刀一样的前足,横着一切,小蚂蚁灵巧地躲开了。

螳螂好像说:“就你们这小样还想和我打架,滚一边去吧!”蚂蚁们也不甘落后,用它那如黑线般的腿,全体爬到螳螂的身上,都张开小嘴咬螳螂的身体,螳螂使劲摇着身体,那细小的声音像在说:“救命啊!快放开,痛死我了。”最后,螳螂终于死了。

观察昆虫日记 篇4

我喜欢观察动物,尤其是昆虫。阴天,我喜欢观察蚂蚁加固巢穴。花季,我喜欢观察蜜蜂、蝴蝶忙着采蜜。现在是秋天了,昆虫很少了。

周六下午,我要求爸爸陪我一起去观察昆虫,爸爸同意了。我们在小区的草地里寻找昆虫,找了半天,只有蚂蚁和蜘蛛。后来,我们去小公园寻找昆虫的足迹。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这时爸爸恍然大悟说:“奥!天气冷了,昆虫都在冬眠或隐藏起来。”

爸爸走到一块石头面前,猛然掀开,果然石头底下有昆虫。有一只蜈蚣懒洋洋地在底下趴着,还有两只又白又胖的虫子,我们不知道叫什么,那只蜈蚣有两寸多长,长着两只触角和两只钳子般地大牙,身上长着无数条腿。虫子的小脑袋是黄色的,胸部长着六条腿,它的腹部鼓鼓的,有点儿浅灰色。我问:“为什么腹部是灰色的还有点儿鼓?”

爸爸告诉我:“因为它吃泥土来提取营养。”我仔细一看,果然虫子旁边有一小粒、一小粒的泥土,那是它排查的粪便。

观察昆虫日记 篇5

昨天下午,我和老爸老妈一起去西环公园,我们围着濮水河、小山转了一大圈后,感觉有些累,就坐在下山的台阶上休息。没有事干,我们就开始观察小虫子。我们观察了蚰蜒、蚂蚁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蚰蜒是一条又细又长的'黑色小虫子,前边长着两条长长的触角,身体两边长着许多又细又长的腿,看起来很可怕。听老妈说,因为过去家里穷,夏天天气热用不起空调和电扇,人们就只好铺着凉席躺在外面的地上睡觉。蚰蜒喜欢阴凉潮湿,一到晚上就会到处爬,少数蚰蜒就会不小心爬进了人的耳朵里。听说它能在人耳朵里繁殖呢,会引起头疼之类的毛病,严重的话还能致人重病,所以我很害怕蚰蜒。老妈就对我说:“蚰蜒与你相比实在太小了,还没有你的小指大,它还怕你呢,你干嘛怕它呀?”这下,我总算放下心了。

我发现蚰蜒还挺聪明,看见前面是条沟(是台阶旁边的退水沟,但对它来说可算是条大沟),就不敢向前走了。不过,它拐弯时的动作很可笑,它的头向后转,前部分身子也跟着向后转,这样,前后两部分身体就像两条绳子并排依偎在一起似的,简直能把我的肚子给笑疼。

观察昆虫日记 篇6

在美丽神奇的自然界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有凶猛可怕的野兽,千奇百怪的昆虫,机灵好动的小鱼……但,这些动物中,我最最害怕的是难看又有毒的小虫子。例如,蜈蚣、毛毛虫……就是这些可怕的动物,常常把我的魂儿给吓没了。

一次,我到阳光广场去玩,来到一片榕树林中。那里几乎被绿色覆盖,美丽无比。我正决定要深入树林时,发生了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一只黄白相间的毛毛虫,不知从哪片树叶上,“啪”的一声掉到我的脚旁。我“啊!”地尖叫道,随后一屁股坐到地上,心惊肉跳,汗毛竖立,豆大的汗珠直落,眼睛里充满了惊恐和惧怕,似乎毛毛虫要向我扑来似的。我还没回过神,又一只黑橙相间的毛毛虫掉下来。我又“啊”地尖叫道,冲出了这片“鬼树林”,脚下像拖着一只大布袋,越跑越慢,最后软绵绵地坐在地上,像遇到鬼似的。从此我再也不去那片“恐怖森林”了。毛毛虫啊毛毛虫,你什么时候不落下来,偏偏要在我来的时候落下来,你存心要吓我啊?

观察昆虫日记 篇7

这是我奶奶给我捕到的一只螳螂。

前几天,我奶奶他们搬完了新房,我和爸爸去奶奶家,到了那,爸爸说他有事就走了。我和小妹妹又吃又喝又玩,我们吃够了,喝够了,就跟奶奶出去逮蚂蚱了。

我们走了一会发现围墙旁边有许许多多的杂草,我以为什么也没有,我趟了一下里面,竟然有许多土蚂蚱,但是土蚂蚱很难逮,草又高,我们把所有杂草都找遍了,才捉住一只土蚂蚱。我们又来到围墙附近的草坪上,因为我害怕三尾巴蜣子咬我,就让小妹妹逮,我在中间看不着蚂蚱,只有三尾巴蜣子,靠墙那边才有蚂蚱,在这里我逮着了四只蚂蚱,小妹妹逮着四只三尾巴蜣子,1只蚂蚱。

我们顺着草坪往前走,奶奶看见一只螳螂,抓住了,放在瓶子里。我跟奶奶说,把螳螂给我行吗?奶奶答应了,我很高兴!但小妹妹却有点不同意,最后,我把我逮的全部蚂蚱都给了她,她才勉强同意。

观察昆虫日记 篇8

今天晚上妈妈不知从什么地方抓来了一只灰色的蚱蜢。妈妈说这是一只老蚱蜢。我看见了这样一只老蚱蜢,心里又喜欢又害怕,喜欢的是:我可以好好观察它了害怕的是,万一它逃出来了,我有可能要被他狠狠咬一口。我连忙拿来一只瓶子,把它装了进去,妈妈在瓶盖上钻了几个洞,唯恐把它闷死,我从来没看见过灰黄色的蚱蜢,只看见过青色的蚱蜢,就是跟草地一样的颜色。

下面我就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只老蚱蜢吧!这只老蚱蜢的眼睛长在差不多我们的太阳穴的地方,它的鼻子长在眼睛的后面,呼吸起来一鼓一鼓的,它一共有六只脚,它的嘴巴像兔子的嘴巴,不过兔子的嘴巴要大很多,它的胸脯在嘴巴的下面一点就好象两个孔,前面四条腿在嘴巴的两边,后两条腿在独肚子两边在肚子两边的两条腿最长了,比他的身子还要长,足足有八厘米,可它的身子只有六厘米那么一点长,它的翅膀还有一点花纹呢!真会打扮自己。

有了这样一只蚱蜢,给我增添了许多乐趣!我每天都给它吃鲜嫩的草,你可知道它吃草有多狡猾,我先把草放进瓶子的缝隙里,咦?它还装做不吃呢,我故意转开身,看它趁我不在的时候会不会吃,哎!果然被我猜对了,这只狡猾的蚱蜢,趁我不在的时候,狠狠把草拉了下去,一个劲地吃,好象饿好多天呢!于是我想,把它养在瓶子里空间太小了,还是把它重新放回大自然吧!毕竟它是在大自然长大的,大自然是它的家,如果养在瓶子里的话,时间长了,肯定会死掉的。

我真舍不得把它放了,但为了它能够自由自在地活下去,我只好忍痛割爱,终于把它放回了大自然,让它重新获得了自由!

观察昆虫日记 篇9

我非常喜欢昆虫,我知道不少关于昆虫的知识。

今天,母亲带我去吃烧烤的时候,我发现了昆虫之王螳螂。

母亲和我到了一个烧烤的地方,这里有很多的食物,我们就在这里吃几个东西。我一坐在凳子上,就看到桌子上面的纸巾上站着一只螳螂,我欣喜的喊着:“妈妈!我看到了一只螳螂!”母亲听到我这么一喊,就连忙跑过去看,这只螳螂好逼真啊!以前我都是从书上看到的,今天终于看见了真正的昆虫之王。我看到,螳螂总是很奇怪的左右摇晃的摆晃着。这时候,我想起来在书上说螳螂有一种很像祈祷的动作,这个动作表示螳螂遇到危险的时候,警告对方“不要伤害我,否则就对你不客气了。”看来螳螂把我当成敌人了,可是我并没有伤害它。我一直观察着这只螳螂的一举一动。突然,螳螂出人意料地从我旁边的男人身上迅速爬过,动作非常的敏捷,怎么抓也抓不到。当螳螂爬到地上的时候,又开始威胁我这位“儿童敌人”,最后,螳螂跑到了树丛里去了。

我觉得这次观察非常的有意义,它让我亲自观察到了螳螂,亲自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奥秘。

《关于观察昆虫日记范文汇编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