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三年级观察日记范文合集8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观察日记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7月1日星期三 天气阴
今天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就是让我们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我晚上回到家,急忙拿出一把黄豆和找来一个透明的杯子。
我发现干黄豆又硬又小,呈圆形,每颗黄豆上都有一个小黑点,我把黄豆扔进放水的杯子里,过了一会儿去看泡的黄豆,我发现有些黄豆皮鼓了起来,我想应该是水泡软了的原因吧!没想到才几分钟,就成这样了,我想把皮拨开看看黄豆里面是什么样的,原来两片椭圆形的豆瓣被外面的薄皮紧紧地裹着。
真是太有趣了!
7月2日星期四 天气阴
黄豆泡的水真脏,我把泡黄豆的水给倒掉了。我发现黄豆又长大了,还在一端长出小芽,那小芽长5毫米,宽2毫米。爸爸告诉我这样用水泡着可以长出豆芽,但水要每天换干净的,我可高兴了,我想等豆芽长大了,那就能吃,多好呀!
我把杯子装上干净的水,看它们在水中轻轻地摇晃着,犹如一只只可爱的“小蝌蚪”。
7月3日星期五 天气阴
今天,我又急匆匆地冲进厨房,观察杯子里的黄豆。
我发现黄豆又长大了一点点,还是浅黄色的,椭圆形。只是那个小黑点没看见了,而小芽又变长了,有1厘米长,2毫米宽,跟豆芽已经很相近了。我盼着它们快快长大,心里越想越高兴。但我发现有些黄豆还没长芽,我不知该怎么样让它们快快长大,我想去寻求帮助。
7月4日星期六 天气阴
新的一天来临了,我跑进了厨房去看我的豆芽。
我拿起杯子,突然发现有些黄豆漂浮在水面上。我心里起了疑问,为什么黄豆不是越泡越重,而是越泡越轻呢?黄豆里充满了水分,应该会变重呀!于是,我就问妈妈,可惜她也不知道答案,我决定自己去查查。
过了一会儿,我的豆芽已经长1.5厘米,宽3毫米,妈妈说这已经最宽了,我高兴极了,这小芽真像一个小辫子,有的还弯曲着,可真美呀!
7月5日星期天 天气阴
新的一天再次来到,一放学回家后,我冲进厨房看豆芽。
发现它们的芽上,豆子上都有青色,而且它们的芽又长大了,最长可达2厘米,宽3毫米。这些芽的样子都很奇特,如有的小芽成“g”状,好像在学英语似的;有的小芽成“乙”状,好像在学写字呢;有的小芽成“e”状,好像在学画蜗牛似的。
黄豆真是太有趣了。
我们家养了好几只螃蟹,他们颜色不一,非常漂亮。有的是红色和白色相间的,有的是黑白的,有的是土黄色的,有的是黄白色的。
螃蟹的身体构造非常特别,它是骨头包着肉,背上有一个圆形的大壳,好似坚硬的铠甲。前面生有一对强大的类似钳子的大鳌。
啊,不得了,有两只螃蟹打起来了。他们全副武装、凶气十足、蛮不讲理,都挥舞着大钳子,横冲直撞地满地乱爬,用眼睛狠狠地互视着,8只脚乱踢乱蹬。最后看见谁都打不过对方,就只好息戈言和了。
我最喜欢其中一只红白相间的螃蟹,它是最特殊的一个,红色的条纹像波动的海浪,而白色却好像海浪中美丽的细沙,红色和白色相交汇的地方,变成了淡淡的粉色,好像梦境一样。
我喜欢捉螃蟹,更喜欢观察他们,真是一群有趣而又可爱的小伙伴啊!
今天,我要向大家说说我从菜地里捉来的蜗牛。
蜗牛有一个漂亮的壳,它是蜗牛的房子。蜗牛的壳上有细细的螺纹,有些在左右两侧,有些在后面。 蜗牛有两对触角,其中最长、而且在最上面的那一对触角上长着眼睛,下面的那一对触角则是用来感知空气的变化的.。
蜗牛的嘴很小,几乎看不见了。可蜗牛是有嘴的,而且嘴里面有成千上万颗小牙!蜗牛利用这些小牙来吃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青菜叶、面包、果皮……这些味道淡的东西它都爱吃。蜗牛的腹部有腹足,爬的时候就靠腹部的肌肉收缩运动来爬行。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黏液,我知道这是用来保护身体,减少爬行阻力的。蜗牛的尾巴很短、很小,在爬的时候会被拖在后面。
我喜欢我们家的蜗牛!这次观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非常值得!
早上,明媚的阳光像把锋利的弓箭,穿过窗帘,直射我的房间。我从甜蜜的美梦中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眼睛,伸了伸懒腰,一骨碌滚下床,准备梳头洗脸。
穿过客厅,咦,阳台旁怎么又来了一位“新成员”?我凑过去一看,只见它的叶片碧绿碧绿,犹如刚涂上一层绿油漆,它是由几十片叶子组成的,像一个织布的梭子,中间有一根筋,把细细长长的小叶子串起来。看哪,它那防护自己的意识可真强!每条枝条都带有细细尖尖的小刺,如果你去“袭击”它或逗它玩,稍不留神,便会让你陷入可怕的陷阱——被扎疼或流血。不用说,这肯定是妈妈早上买菜时带来的害羞草喽。
听人们说:“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会沿着这根筋合拢来,叶片就会变得很细很细,同时枝条也会跟着低垂下来。好似一位害羞的小姑娘不敢见似的。
真的吗?好奇心不停地驱使着我。我不得不走向阳台,弯下腰,小心翼翼地触摸一下嫩绿的叶子。没想到,果然如此:小叶片从上到下依次闭拢,原来精神百倍的叶子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瞧,枝条也低下了头,仿佛受到了什么委屈,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我想:叶子难道再也不会张开了吗?我一定要看个究竟。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过了两三分钟,最下端的叶子慢慢抬起它们的头,大约又过了三分钟,含羞草慢慢地舒展开它那娇嫩的身躯,嫩红色的枝条也不断往上抬,好像在对我笑眯眯地说:”我也是你们家的成员,咱们交个朋友吧!“
这个现象又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因此,我决定用电风扇扇出来的风来做实验。
于是,我把含羞草搬进书房里,放在桌子上,开始给它扇起来,随着”呼呼呼“地风声,它又低下了头,呵,真像一位忠实的仆人,永远屈膝弯臂。
可是,含羞草为什么会常低头呢?我只好在电脑上搜寻答案:原来在含羞草叶柄的基部,有着一个充满水分的薄壁细胞组织——叫叶枕,里面都是水分,特别敏感,只要一触动含羞草使它叶子震动,叶枕里的水马上会流向四边,叶子便收拢。哦,原来是这样!
啊!一棵小小的含羞草就有这么多的学问,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10月5日 星期日 天气:雨
有一天,科学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回家种一次绿豆,等它变成长长的豆芽了,再带到学校来,并把种植的步骤告诉了我们。
就这样,我把这件事情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之后微笑着对我说:“宝贝,妈妈先帮你找一下材料,明天我们就开始种绿豆,好吗?”说着,妈妈摸了摸我的头。我对妈妈说:“好的,妈妈。”到了星期日,妈妈把材料给了我,我就开始动手起来,先将一颗颗圆溜溜的绿豆放进一个玻璃碗里,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很想立马看到它长成鲜美可口的豆芽菜。
第二天,放学以后,我带着期盼的心情,急匆匆地回到家,迫不及待地跑进厨房,来看我的绿豆。我发现圆溜溜的豆子,有的变成了小胖子,有的把外面的绿皮撑出了一条裂缝,还有的长出了一颗小虎牙。
第三天,我在心里默默地念着:我的豆子快长呀!快长呀!长城一条长长的豆芽才好呢!这时我发现,有的小豆子很调皮,“噌”地一下把那层绿油油的外壳脱掉了,并且那颗“小虎牙”还长长了许多。
过了几天,我来到厨房,发现绿豆变成绿豆芽了。
看着这些豆芽!它们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使命!我真佩服它们的勇气和恒心!我要向他们学习!
今天,我在爷爷家的院子里观察了蚂蚁怎样搬白砂糖粒。
为了引诱蚂蚁出来,我先在蚂蚁经常出没的两个地方撒上了白砂糖粒,接着便开始仔细观察了。一只蚂蚁发现了白砂糖粒,它并没有像往常先回家找同伴帮忙,而是直接搬起一粒白砂糖就走了。渐渐的搬糖粒的蚂蚁多起来了,这时候我便乘机观察蚂蚁的样子:蚂蚁的身子是棕褐色的,椭圆形的头,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刻不停地晃动着,一旦碰到同伴,就相互触碰几下,它们一定是在握手交谈吧。蚂蚁的肚子也是椭圆形的,腿细细长长的,蚂蚁个小,爬得又很快,要看清楚究竟它长着几条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让我来告诉你吧,蚂蚁长有六条腿!
第一个地方的糖被蚂蚁搬得差不多时,我便去观察另一个地方了。另一个地方的糖却还剩下一大半。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应该是这一窝蚂蚁的数量比较少吧,或者是这一窝比较懒吧。
在蚂蚁搬白砂糖粒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一个问题。我以前也观察过蚂蚁搬包子皮,蚂蚁搬包子皮时,是集体作战,一大群一大群前呼后拥着来搬的。而这次蚂蚁搬白砂糖粒时,却是单兵作战,来来往往的蚂蚁都是自己动手,把白砂糖粒一粒一粒的往回搬。再仔细观察一下,我明白了。因为包子皮对蚂蚁来说很重,必须一大群才能搬得动,而白砂糖粒很轻,一只蚂蚁搬一粒是搬得动的,不需要同伴帮忙。
原来小小的蚂蚁也很聪明呢。
20xx年11月14日星期日天气:晴
“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
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
一天早晨,我闲着没事做,就出去。在外面看云真是件妙不可言的事。可以一边听着小鸟的歌声,一边观察着变化的白云。
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云彩,有的像“七仔”在数数,有的像小朋友在教室打扫卫生,还有的的像蹦蹦跳跳的小白兔在采蘑菇,真可爱呀!晕的变化可快了,那微风轻轻一吹,“七仔”渐渐变成了一条威猛的大龙,我都梦想着自己能骑着这条大龙在云中漫步。(夏天来了)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