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观察日记模板汇编10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察日记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察日记 篇1今天,老师让我们课后观察动物,我和李敏嘉决定观察蜗牛。
早上,我又去看一下我们的蜗牛,这只蜗牛是我们在草丛里捉的,小小的蜗牛被我们放在一个塑料盒里,我们一日都要看它好几次呢!啊!不得了,蜗牛拉屎了啦。同学们都走过来看,然后七嘴八舌着,最后哈哈大笑起来。我马上跑去洗手间把盒子洗于净。第二天,蜗牛又拉屎了,我想了想,难道蜗牛也会拉屎吗?我跑去问同学,同学对我说:“自已找书。”我又跑去问老师,老师说:蜗牛也是象我能爬,能看,还能大小便,。”这下我可明白了,不过我还有一点不知道,就是蜗牛的屁股在哪里?我还要继续观察。
通过观察我还发现那些蜗牛还打架,真有趣。它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
观察日记 篇2金秋十月,难得的假期里我们家一起去了参观游览花博会。
在花博会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有向日葵,蝴蝶花,兰花,荷花,牡丹,各种花争先开放,形态各异,非常美丽。在蓝天下,花丛间,我觉得十分快乐。我还看到了世界各国各省风格炯异的建筑。各种造型让我觉得奇怪。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花博主题馆,远远看去它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花博园真的好大啊!半天时间我们才走了她的一个小角落。等走到滆湖边,我已经累坏了,我们躺在了湖边的草地上,妈妈帮我撑起了一把伞,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湖边微风习习,夹杂着特有的水草味,真的很惬意。
湖里有几艘小船,但游客很多,妈妈说:“今天时间有点晚了,下次我们再来玩吧。” 听妈妈这样说,我有点不开心,因为我真的不想这么快就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要是我能有一顶帐篷住在这儿,那该有多好呀!
我好期待下一个欢乐的花博会快点到来啊!
观察日记 篇3今天,家里买回来一袋黑米,爸爸说:“想不想看看黑米的神奇之处啊?”“想!”爸爸让我把黑米放在纸上,滴几滴白醋,我便按照爸爸说的做了,拿了一瓶白醋,把黑米放了进去,哎呀!变了,变了,真的变了!黑米变成“红米”了!“神奇吧!”爸爸骄傲地说,“神奇,神奇,真是神奇啊!”我随口和道,就像打广告一样!爸爸说:“还有更神奇的呢!”我又按爸爸说的做了,放了一点食用碱,哎呀!水变蓝了!后来才知道,原来黑米里有花青素,花青素碰到醋会变红,花青素在水里会变蓝呀!
观察日记 篇4一、观察时间:20xx年3月
地点:教室
人物:袁思怡
内容:语言(V)动作()社会性情感()社会性发展()
袁思怡小朋友是我们班上一位特别爱回答问题的孩子。每次活动时,她都能积极回答问题,有时还一边举手一边抢着说:“老师,我来说。”甚至不等别人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题,抢着发表自已的意见。今天的科学活动中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小朋友的发言还没有完,袁思怡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地说道:“老师,我来,我来。。。”导致其他小朋友无法听清楚小朋友回答问题,从而造成课堂纪律混乱。
分析:
袁思怡是我们班上性恪开朗,活泼大方,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聪明能干的孩子。当她打断我的话或者抢着回答问题时,可能是因为我的讲解或问题她都懂。其次,她的个性有善于表现自我的一面,平时唱歌阅读时她的声音总是特别大,也抢着上台表演,出现插嘴的情况也是她表现自我的体现。
措施: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控制”表现欲强的孩子,使他们明白既要自已讲,也要听其他幼儿讲。在课堂上,要发言时一定要先举手,老师点到谁发言就谁发言。活动后,我及时与她交流沟通,让她明白打断别人的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别人讲话时,我们也要安静地听着。其次,在其它活动时,我们引导她用正确的方式来展现自已,比如举手。一段时间以后,袁思怡小朋友上课时再也没有插嘴,知道回答问题之前先举手,等着老师让她发言,别人发言时,她也很认真地听着。
二、小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保护图书、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还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1、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滴滴、叭叭!”的汽车叫声,有的还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2、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见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看!这本书宝宝已经在哭类!它可伤心类!”没人反应,最后还是乐乐小朋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3、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看!我这里有奥特曼!可好看类!”这么一叫,引来了旁边小朋友的兴趣,于是旁边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争我抢,可怜的那本图书,只听“哗”的一声响,撕破了!4、书然在图书区呆了很长时间,只见他拿了一叠书,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叠书往椅子上一放,当垫子做。
我的反思:
面对以上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应该要即使去引导和纠正,因为当孩子们形成了某种不良的习惯后,要去纠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让孩子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让她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去尝尝行为产生后的苦果。任何的说教都没有幼儿直接的经验感受来的真切,来的有效!
三、个案观察记录。
情况实录:汤玉驰小朋友是我班这学期新进的学生,对于学校里的生活及学习还是很陌生的,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虽然他在老家读过两年,但与这边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常规是很容易能跟上的,但学习方面就难了,数学基础很差,音乐常识也很糟糕,表演也放不开,对于这样的新生,要求不能过高,只能说慢慢培养。
观 察 分 析
音乐课的时候,他呆呆的坐着,也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在了解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小嘴巴只是跟着大家一张一张的,问他有没有听明白,他只是狠狠地点头,到唱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真正在唱。表演环节还可以,至少是参与的,和大家一起动手表演的,虽表演的不够到位也不够准确。
改 进 措 施
1。引导家长在家多给孩子倾听儿童音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2。上音乐课时,教师可采取图片或音乐视频的形式,帮助幼儿有效地学习歌曲。
3。对于像汤玉驰这类的幼儿,多关注,多细心指导,帮助他更好地学习各门课程。
四、观察背景:小开吃饭时有把不要吃的饭菜倒进别人碗里的现象,户外活动时,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不愿意分享,交往方面不太主动。
……此处隐藏1077个字……那几朵花,真有点舍不得它们。思索许久以后,取出丝线将它们串起来,哈哈,落花成了项链!戴上它后,我走近梅树,哇,阳光下,就像几朵飞花的喷泉……看到这,我不禁叹道:我们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观察日记 篇73月日星期五晴
“几个小兄弟,穿着白大衣。围着柱子坐,坐得整整齐。”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对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吃的大蒜头。蒜头能杀菌,防癌,还能治病,是美味的健康食品。今天,我和妈妈用水来种大蒜。
你瞧,蒜瓣们一个紧挨着一个,坐在柱子(蒜柄)周围,真像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薄薄的蒜皮里三层外三层,把蒜瓣裹得严严实实,远远望去,蒜头就像一个娇小玲珑的包子。
妈妈用水果盘装了一盘水,然后让我们把蒜头剥开,放进盘子里。可是,蒜瓣一点儿也不听话,七零八落倒了一盘,扶也扶不起来。我急得头皮都发痒了,恨不得一只手长三四十只手指好按住它们。这可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说:“用小石子!”我们拿来爸爸在三峡捡的小石子,一个一个地夹住蒜瓣。蒜瓣终于端端正正地站起来了,大半个身子都浸在水中,只冒出个玉白色的小脑袋,多可爱!
换新装
3月15日星期一晴
三天过去了,蒜瓣好像一个个口渴的娃娃,使劲地喝水。三天前还满满一盘水,现在都快被它们吸干了。妈妈赶紧往盘里加水,当然,这些蒜瓣娃娃也换了装,变了样啦。瞧,它们的根部全都长出了一圈洁白的小根须,可像老爷爷的白胡子啦!我量了量,大概七八毫米长。大多数蒜瓣娃娃的头上都透出了淡淡的绿
绿色。妈妈说,那就是蒜瓣里生长的芽芽。有两个蒜瓣生长速度特别快,它们的小芽已经冒出来了,尖尖的,小小的,嫩绿嫩绿的,像扎了一个冲天辫。再仔细看,还有许多蒜瓣娃娃头顶裂了一条小缝。我想:这肯定是小芽往外顶的结果,也许明天早上,它们就会“破壳而出”,向我微笑了。
飞快长大的水蒜硅娃
3月16日星期二晴
嘻!果然没错,昨天头顶裂了一条小缝的蒜瓣们今天都冒出芽来啦!细细端详,每个小芽外面都裹着一层绿色的薄膜,透过薄膜隐隐约约可以看见里面是一两片蒜叶。拈起一个看看,它的根须长得更长了,大约有十五毫米。哦,天哪!十几个小时就长了一倍,这生长速度可真快!
真差啊,“凌波仙子”!
3月26日星期五晴
十天过去了,蒜瓣娃娃们吮吸着干净的清水,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飞快地生长着。它们的蒜叶早己冲破薄膜,舒展开莱-这些蒜叶,修长碧绿,青翠欲滴,油亮油亮的,衬着晶莹剔透的果盘和五彩斑斓的石子,实在好看。妈妈说:“瞧,多美!简直像‘凌没仙子’一般。”
观察日记 篇820xx月xx日,星期三,天气:阴
今天,上科学课的时候,有同学带来了金鱼给我们观察。
其中有一条红色的金鱼非常漂亮。它全身通红,两只眼睛鼓鼓的,像镶嵌了两颗圆溜溜的大葡萄,浑身都长满了整齐的鳞片,像穿上了一件铠甲。尾巴像是穿了件透明的裙子,游起来的时候,一摇一摆地像在跳舞,美丽极了!
它吃东西的时候可有趣了,先用嘴轻轻地一碰,接着一口吞下去,吃得非常快。金鱼一刻不停地游动着,嘴巴也不停一张一合。老师说这是它在呼吸,两边的鳃也配不停地张开合上,像两把小扇子一样。
同学们都跑过去围观,它一点也不害羞。悠闲地游来游去,好像在问:“你们觉得我美吗?”
观察日记 篇9观察时间:
观察记录:
带班车的老师来"告状":刘老师,你们班上的两个小女孩竟然在班车的椅子背上用记号笔画画,而且画很多,还写上了自己的大名呢!"
昨天在班主任会议上园长再三强调,要班级的老师教育好自己班级坐班车的幼儿,一来教育孩子注意坐车安全,二来提醒孩子做文明小乘客,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不在汽车上乱丢纸屑,吃零食点心,还要有秩序排队上车等等。
开完后,班级的老师马上又一次对班上坐班车的孩子进行了提醒。可现在这两个坐班车的孩子居然拿记号笔在车椅子背后乱涂乱画,使我听了不由得很生气。叫来两人批评了一顿。
在他们承认了错误后。老师的语气缓和下来,与他们商量如何弥补过失的好办法。目的是要让她俩知道做错事后要及时地改正,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过失,也就是在这样的事件中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感,并且让他们吸取教训,以后不再做类似的糊涂事。
老师问一孩子:"那我们现在可以想什么办法把椅子背上的图画擦掉?"
孩子说:"用布擦。"
我又反问:"如果擦不掉呢?"
孩子又说:"那先用湿布擦,再用干布擦。"
我说:"这样真的行吗?那你们去试试看吧。"
于是,我叫她们拿好抹布,我又拿上了脸盆、肥皂和板刷,来到了汽车上,观察日记: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上了汽车,她们俩找到了自己画过画的椅子背,不等我开口,她们就使劲地擦了起来,我看得出来,她俩都用了很大的劲在擦。可是由于时间长了,记号笔的痕迹很不容易擦掉。
我明知故问:“你们看,能擦掉吗?”
她俩沮丧地说:“我们用了很大的劲可还是擦不掉,幼教之友《观察日记: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我说:“那你们画之前难道没有动脑筋想过吗?这样的事情能不能做。”
她们俩被我问得没话可说了,从她们的表情看得出来,它们的心里又着急又后悔。
看着她们这样的表情,飞翔想:教育就到此为止吧。接下来应该是在我的帮助下把痕迹擦拭干净。
于是我拿出肥皂、板刷,用力地刷呀刷,终于被我刷干净了。见到椅子背上已经没有了记号笔的痕迹,她俩这才松了一口气。在下班车的时候,我再一次叮咛,以后不能再做这样的事,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动脑筋,分清楚是和非,能做还是不能做,她俩都说:知道了。
反思:
对于大班孩子来说,不应该在班车上乱涂乱画的道理应该是明白的,而且也应该学会用这样的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是本案例中的两个女孩子却犯了这样的错误,这也是老师生气的原因。在日常,老师经常对孩子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的教育,当时在讨论或进行语言提示时,孩子们都表示已经记住老师的话了。可现在还是出现言行脱节的行为。
从这一现象中让我想到,对孩子的社会性教育必须加强,并且要利用家庭、社会和幼儿园三者的共同努力来进行教育,因为环境和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者。在家庭中,家长不光要配合教师做好说理教育,更重要的还需要家长用自己的良好行为给孩子作出榜样示范作用,用成人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孩子,“言教不如身教”嘛!
总之,孩子的社会性良好发展,单靠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实施教育才能奏效的,所以也请各位家长引起重视,做个有心人,教育好孩子学会做人!
观察日记 篇10x月19日 正月初六
今天,是小姨家请客吃饭,爸爸打算开车去,我及时地制止了他,告诉他,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去,这样,不但减少了尾气的排放,还省了一笔汽油钱。这样做岂不是两全其美?爸爸同意了我的提议。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