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四年级观察日记合集五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观察日记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老师向餐厅师傅要了几个蒜。在上特色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观看了种蒜的过程。
首先,老师让饶宇鹏和任宗骑去弄了点土,然后,把土倒在盒子里和茶缸里,再把土摇均匀,又让孙雅硕接了一杯水,把蒜一个一个竖着插到土里面,又把水浇到上面,把水弄均匀,就完成了。还剩下几个秋梨膏瓶,老师还想用水种蒜,就让饶宇鹏去餐厅要点醋和蒜,没想到,都没有了,真遗憾,如果还有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怎么用水种蒜了。
在这一次观看种蒜中,我学会了种蒜,回家就可以自己种点蒜了。
今天,我心谢来潮,想观察一种花。想到这里,我就拿着放大镜、镊子、直尺等工具,去操场观察了。
我来到花坛边,令我失望的是花坛里只有一些绿色的草,哪儿有什么花呀!突然,我发现花坛边有一个小小的、蓝蓝的东西。走进一看,竟然是朵小蓝花。我恍然大悟,原来现在的野花一般都长在墙角呀!
我拿起放大镜观察起来。我发现这一朵花的茎很长,最长的是25厘米。它的叶子直径大约1厘米,大小是花的2倍。这种花最显著的还是它的花朵了。这朵花由雄蕊、雌蕊、花瓣和萼片4部分组成,是一朵完全花,也是一朵两性花。这朵花雄蕊有2个,长3毫米,上面有一个黑点;雌蕊和雄蕊一样长,只有一个,是白色的,没有黑点;花瓣有4个,直径3毫米,是蓝色的;萼片也有4个,是绿色的,长5毫米。
回家后,我把观察到的数据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真爱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暑假时,杨一 舟爷爷送给我们一盆朝天椒。这盆朝天椒爷爷已经养了一段时间了,已长出青色小辣椒。我对这 植物很感兴趣,于是,妈妈就把她交给我管理。
通过一星期观察,我发现辣椒是一种生长较快植物。仅仅过了两个星期不到,大部分就成熟了,真快呀!更令我吃惊是:这辣椒居然能多次摘!摘一批又长出一批,摘一批又长出一批,仿佛是个聚宝盆,永远拿不完似!现在她已经长出第五批了!这生长能力也真够强!
这辣椒不仅长得快,还特健康!叶子非常茂盛,辣椒颜色特红,个儿很大。我拿了一个红辣椒一嚼,顿时嘴里一片火辣。“水......水......”我大叫。咕噜咕噜,两大杯凉水下肚,总算稍稍缓解一些。“唉,这也太辣了吧!”
现在,我们辣椒已经产出了二十多颗,而产出且她还在茁壮成长着。我相信,她一定还会产出更多散发着清香、又大个儿上等朝天椒!
8月24日星期一 晴
今天我把绿豆种在了一个透明的杯子里,杯子里倒了少许水和放了一点餐巾纸。
绿豆的种子是椭圆形的,披着一件漂亮的绿衣赏。肚子中间有一条白线,似乎是一个小嘴巴,对着我微笑。绿豆只有2毫米到4毫米的大小,是个小不点儿。
看着杯子里漂亮的绿豆,我心里充满期待,希望它早日发芽,让我看看他们长大的样子。他们也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思,露出一个个绿色的笑脸,好像在说:“我要快快发芽,我要快快发芽!”
8月25日星期二 晴
早上,我一起床,急忙去看绿豆。发现绿豆都变大很多,大概都喝足了水,有大约4毫米到6毫米大小了。把漂亮的绿色衣服都从中间胀破了,露出一截白色的肚皮,感觉它们好像在一起欢快地跳肚皮舞。仔细再看,有一颗绿豆头上露出了一点儿白色的小牙儿。
下午放学回到家,我又迫不及待得去看绿豆的情况。绿豆基本上全部都有了白色的4毫米左右的小牙儿了。那件绿色的衣服感觉随时随地都会被脱掉,他们似乎又开始表演起舞蹈了。再仔细观察,发现绿豆无论放的方向如何,她那颗小牙儿都是从一边往下弯曲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起科学课上老师讲过,植物的根一般都是向下生长的,难到这个小牙儿是根?
8月26日星期三 晴
今天放学回到家,我习惯性去看绿豆。
绿豆基本上全部都脱掉了漂亮的绿衣服,露出了白胖胖的身子,他们好像很享受摆脱束缚的快乐。有的立起身子,根则向下;有的斜躺着,根则斜弯向下;有的横卧,根就从一侧弯曲向下……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白色身子从中间有一条缝,像是要把它分成两半似的。
我又往杯子里加了一点儿水。对他们说:“快点儿长,快点儿长大。”他们挺着白白的身子,似乎在说:“我要快快长,我要快快长。”
8月29日星期六 晴
下午放学回到家,急忙去看绿豆。
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发现他们已经都长有我们尺子的半尺高了,矮的也有半尺高的一半了。而且都张出了花苞状的绿叶了,想害羞的小姑娘捂着脸,不敢露出一点儿真面目;有的'像大胆的男孩儿,把自己的脸蛋儿露出了,有绿叶做出了各种造型。看哪,他们那高傲的气质!从侧面看,它们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像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我用力吹了一口气,他们随风摇摆,翩翩起舞,漂亮极了。
通过这次观察绿豆,我收获很多。上学我要带着它们去学校,和同学一起交流各自的收获与发现。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而我,就从一个小小的田螺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易剪田螺尾器”。
小小的田螺拥有着一个硬硬的壳。如果在餐厅,有一个客人要了一个炒田螺,厨师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剪好一个田螺尾。等厨师剪完田螺,不但客人等的不耐烦走了,而且厨师有一阵子不能做菜——手上长了几个水泡。
因此,我总结出剪田螺三个不方便的地方:一`田螺壳硬,不容易剪;二`田螺小,容易剪伤手;三`田螺滑,容易从手中“溜”走。
“易剪田螺器”的外形好像订书机。分为三层,最低那层有一块铁片,铁片中间有一个小洞,是用来固定田螺的;中间那曾有一块锋利的小刀,是用来建田螺尾的;嘴上那曾是用来将小刀压下去的。
我相信,在未来这个机器一定能走几千家万户,实惠万民。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