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昆虫日记模板10篇
一天又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察昆虫日记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喜欢观察动物,尤其是昆虫。阴天,我喜欢观察蚂蚁加固巢穴。花季,我喜欢观察蜜蜂、蝴蝶忙着采蜜。现在是秋天了,昆虫很少了。
周六下午,我要求老爸陪我一起去观察昆虫,老爸同意了。我们在小区的草地里寻找昆虫,找了半天,只有蚂蚁和蜘蛛。后来,我们去小公园寻找昆虫的足迹。我问老爸这是为什么,这时老爸恍然大悟说:“奥!天气冷了,昆虫都在冬眠或隐藏起来。”
老爸走到一块石头面前,猛然掀开,果然石头底下有昆虫。有一只蜈蚣懒洋洋地在底下趴着,还有两只又白又胖的虫子,我们不知道叫什么,那只蜈蚣有两寸多长,长着两只触角和两只钳子般地大牙,身上长着无数条腿。虫子的小脑袋是黄色的,胸部长着六条腿,它的腹部鼓鼓的,有点儿浅灰色。我问:“为什么腹部是灰色的还有点儿鼓?”
老爸告诉我:“因为它吃泥土来提取营养。”我仔细一看,果然虫子旁边有一小粒、一小粒的泥土,那是它排查的粪便。
今天,我在爸爸单位又玩“摩尔庄园”了。我的那个小摩尔累了后做广播体操的时候,非常可爱,逗得我哈哈直笑。
又:昨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西环公园,我们围着濮水河、小山转了一大圈后,感觉有些累,就坐在下山的台阶上休息。没有事干,我们就开始观察小虫子。我们观察了蚰蜒、蚂蚁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蚰蜒是一条又细又长的黑色小虫子,前边长着两条长长的触角,身体两边长着许多又细又长的腿,看起来很可怕。听妈妈说,因为过去家里穷,夏天天气热用不起空调和电扇,人们就只好铺着凉席躺在外面的地上睡觉。蚰蜒喜欢阴凉潮湿,一到晚上就会到处爬,少数蚰蜒就会不小心爬进了人的耳朵里。听说它能在人耳朵里繁殖呢,会引起头疼之类的毛病,严重的话还能致人重病,所以我很害怕蚰蜒。妈妈就对我说:“蚰蜒与你相比实在太小了,还没有你的小指大,它还怕你呢,你干嘛怕它呀?”这下,我总算放下心了。
我发现蚰蜒还挺聪明,看见前面是条沟(是台阶旁边的退水沟,但对它来说可算是条大沟),就不敢向前走了。不过,它拐弯时的动作很可笑,它的头向后转,前部分身子也跟着向后转,这样,前后两部分身体就像两条绳子并排依偎在一起似的,简直能把我的肚子给笑疼。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虫子和一只大蚂蚁不小心掉到了退水沟里,它们就开始拼命往上爬。大蚂蚁爬得最棒,但每次都快要爬上去的时候因为(沟壁)又陡又滑掉下来了。有一次,眼看它就要爬上去了,我(忍不住)一鼓掌,它就(被震得)掉下来了。之后,它就再也没有爬上去过,我后悔极了。另外那几只不知名的小虫子很笨,(总是)才爬上了一点就掉下来了,但是,它们一次次摔倒,又忍着痛继续向上爬的(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很让我佩服。其中有一只虫子偶然间被一个(顺着沟向上爬山的)小男孩儿给踩死了,好可怜呀。
后来,看到天色已晚,我和爸爸妈妈就回家了。
小蜗牛总是背着漂亮精巧的“小楼房”,在潮湿的地方爬行寻食。说起它的小楼房,作用还真不小呢!遇到危险时,它就将身体缩进“小楼”里;危险过去了,身体又伸出“小楼”外。每当高温干旱季节,它便躲进自由舒适的“小楼”里避暑——夏眠。每当晚秋季节,它又开始搬家,常爬到石缝或钻到地下隐居起来,躲进小楼御寒——冬眠。
小蜗牛爬得慢是有名的,我想大该是它背着这么重的壳的缘故吧!它爬行时,会分泌出一条条白色的粘液。小蜗牛的粘液用处可大了!在粗糙的树杆上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爬行时,可变得滑一些;在直立或陡而滑的地方,又可以起到胶水一样的作用,能牢牢把自己粘住。冬夏长眠时,躲进小楼,分泌粘液,封住壳口,以抵御三九寒气和烈日炎炎的酷暑,至第二年春天。
小蜗牛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两对触角,一对短,一对长。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长着一对小眼睛。这对眼睛如同“探测器”,试探着周围的情况,一有危险就报告“总部”,随即缩进壳内。只要你轻轻碰一下,就会作出反映。小蜗牛的腹部肌肉发达,它爬行时就是靠腹足作运动的,一伸一缩,真有趣!
小蜗牛喜欢吃一些瓜果和嫩叶,它爬得太慢又想吃到,总得废一些周折。会不会在觅食途中因此而成为其它动物的美餐呢,我真为它担心。
“嘿”怎么那么怪呀!你看,一只大螳螂正在和几只小蚂蚁打架,那只大螳螂在蚂蚁看来,是一个庞然大物,力大无穷。
那几只小蚂蚁想和那只螳螂大战,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瞧,大螳螂正在磨它那带齿的前足,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再看那几只蚂蚁,一副不畏强大的样子。
几只蚂蚁,耐不住寂寞,一跳,就跳到了螳螂的腿上,说:“别以为你大,你就威风,我让你看看我们的威力。”蚂蚁一口咬在了螳螂的大腿上,螳螂“哇”地一声,一腿把小蚂蚁们给蹬到了一边去,螳螂用前足,磨磨大腿上的伤口,然后迅速用像镰刀一样的前足,横着一切,小蚂蚁灵巧地躲开了。
螳螂好像说:“就你们这小样还想和我打架,滚一边去吧!”蚂蚁们也不甘落后,用它那如黑线般的腿,全体爬到螳螂的身上,都张开小嘴咬螳螂的身体,螳螂使劲摇着身体,那细小的声音像在说:“救命啊!快放开,痛死我了。”最后,螳螂终于死了。
上午,我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做作业。突然,爸爸叫我到厨房去一趟,原来是让我看一条令人作呕的家伙——毛毛虫。
一只圆溜溜、胖乎乎、黑绿相间的家伙正趴在菜叶上。于是,我拿来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起来。我发现毛毛虫褐色的头上长着一对又黑又圆的小眼睛,还不停地东张西望。小小的嘴巴一张一合,它的背一节一节的,还带着蝴蝶样的花纹。接着,我用吸管轻轻给它翻了个身,咦,它的肚皮是嫩绿色的,在嫩绿色的'肚皮上长着很多脚,都是一对一对的。看,毛毛虫扭着身子,头使劲向前伸,爬起来一拱一拱的,像一条输送带。
毛虫虽然长得丑,但爬起来还是挺可爱的。
早上醒来我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看看我养的蜘蛛,令我沮丧的事发生了。箱里的蜘蛛失去了踪影,正在我担心的时候,我忽然看见了一条细长的蜘蛛丝,朝向天花板,我抬头一看,原来蜘蛛在阳台的天花板上织了一张更大的网,它正静静地趴在网上呢。忽然刮来一阵狂风,把蜘蛛的网吹得七零八落。它开始补起网来了。只见它沿着破网的墙壁垂下来,又爬到另一个墙壁上,发现它织好了一根亮晶晶的丝,又重复了几个回合,终于把网补好了。正当它休息时,又有一根树枝掉到了网上,蜘蛛前功尽弃,我心想它一定不会修了,它肯定会去找别的地方再织一张。但是我错了。它再一次开始修补,若干小时后,终于成功。我心想在我们的生活终于到一点小的挫折就会放弃,我们是否要学习一下蜘蛛呢。
一天,我看到了一个电视节目,电视上说蚂蚁是个大力士,能举起比自己重500倍的东西。我半信半疑的想:蚂蚁能举起那么重的东西吗?我去做个试验吧!
我来到一个蚂蚁洞前,突然,我看到有两只小蚂蚁正把一只死蜻蜓往洞里拉。蚂蚁真的有这么大得力气。
我惊呆了。
今天,我又趴在草丛边,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在我眼前,空前变大了,小草成了大森林。
一只小蚂蚁,独自四处走动,发现了一块小面包渣,我想它一定是位高明的厨师,出来找一些东西做饭,现在它找到了,可是它搬不动,它转身往回走,来到洞穴里,不一会,小蚂蚁厨师又带出了几位搬运工,它们齐心协力把食物搬了进去,今晚它们又有丰盛的晚餐喽!我仿佛嗅到了小蚂蚁的饭香,我多想进去与它们一起分享啊,可是我又怕惊吓到这些小精灵们。
小蚂蚁的生活也很有规律,它们自己干着自己的事情:小小蚂蚁们在学校上学,老师在教课,它们师生都那么认真,那么全神贯注。在小小蚂蚁上学时,它们的家长在工作、上班。叮铃铃……放学铃响了,小小蚂蚁们都回家了,到了家小小蚂蚁向父母回报一天学的什么,父母也许会批评它们,也许会表扬它们。一只看上去非常得意的小小蚂蚁,我想它一定是考了好成绩吧。一只小蚂蚁强盗凶神恶煞的拦住一只小蚂蚁居民,正好小蚂蚁警察路过,把小蚂蚁强盗抓住了,我想小蚂蚁警察一定很高兴,因为它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农家小院升起炊烟,小狗的叫声才把我的心灵唤了回来。我愿拉着你的手,一起去小蚂蚁的王国散散步。
今天晚上妈妈不知从什么地方抓来了一只灰色的蚱蜢。妈妈说这是一只老蚱蜢。我看见了这样一只老蚱蜢,心里又喜欢又害怕,喜欢的是:我可以好好观察它了害怕的是,万一它逃出来了,我有可能要被他狠狠咬一口。我连忙拿来一只瓶子,把它装了进去,妈妈在瓶盖上钻了几个洞,唯恐把它闷死,我从来没看见过灰黄色的蚱蜢,只看见过青色的蚱蜢,就是跟草地一样的颜色。
下面我就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只老蚱蜢吧!这只老蚱蜢的眼睛长在差不多我们的太阳穴的地方,它的鼻子长在眼睛的后面,呼吸起来一鼓一鼓的,它一共有六只脚,它的嘴巴像兔子的嘴巴,不过兔子的嘴巴要大很多,它的胸脯在嘴巴的下面一点就好象两个孔,前面四条腿在嘴巴的两边,后两条腿在独肚子两边在肚子两边的两条腿最长了,比他的身子还要长,足足有八厘米,可它的身子只有六厘米那么一点长,它的翅膀还有一点花纹呢!真会打扮自己。
有了这样一只蚱蜢,给我增添了许多乐趣!我每天都给它吃鲜嫩的草,你可知道它吃草有多狡猾,我先把草放进瓶子的缝隙里,咦?它还装做不吃呢,我故意转开身,看它趁我不在的时候会不会吃,哎!果然被我猜对了,这只狡猾的蚱蜢,趁我不在的时候,狠狠把草拉了下去,一个劲地吃,好象饿好多天呢!于是我想,把它养在瓶子里空间太小了,还是把它重新放回大自然吧!毕竟它是在大自然长大的,大自然是它的家,如果养在瓶子里的话,时间长了,肯定会死掉的。
我真舍不得把它放了,但为了它能够自由自在地活下去,我只好忍痛割爱,终于把它放回了大自然,让它重新获得了自由!
昨天下午,我做完作业,就去墙角边观察蚂蚁了。我发现蚂蚁头上有一对细小长的触角;两只小小的眼睛;大大的尾巴;六只细小的脚,可爱极了!
后来,我看见一群蚂蚁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离一些大米越来越近,我想:恶作剧一下吧,好让我知道它们想干什么。于是,我用脚狠狠的把一只蚂蚁踩死,然后把死蚂蚁扔在蚂蚁群中,这一下,蚂蚁有的乱作一团,有的好象失去了主将的兵一样,乱窜。
我去问妈妈,妈妈说不知道。
第二天,上午第三节课后,我去问科学老师这是为什么呢?科学老师说:“这是蚂蚁的信息。“哦,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我恍然大悟地说。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