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蚂蚁观察日记集锦10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蚂蚁观察日记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蚂蚁观察日记 篇1系列之一:初入新家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在瓦屿山上抓了6只山蚂蚁,放在我的蚂蚁工坊里养着,当我的观察实验品。
这是一群山蚂蚁,其中5只为同一种类的大个子蚂蚁,浑身上下长着极有伪装性的“枯叶黄”,脊背上有两排齿状的身甲。我叫它们为“大个子”;另一只属于不同种类,个子相对小些,全身乌黑锃亮,头呈倒三角形,一对粗大的触角象电视天线一样,整天不停摇摆着。我叫它“小个子”。它们体形比一般的蚂蚁大十几倍,六条腿特别长而且有力,跑起步来健步如飞。别看它们长得大,胆子可小了。
一进工坊,蚂蚁们立即四散开,惊慌失措地到处乱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过了一会儿,蚂蚁们才稍微平静下来。“大个子”们都聚集在工坊的角落里,相互急促地磨蹭着触角,好像密谋着一起“越狱”,而“小个子”却远远地独自一人,急切着寻找着出逃的机会。商定片刻后,“大个子”们便四散开来四处寻找可以出逃的洞。结果找了半天,洞倒是有,只是太小了,不可能钻出去。眼见出去的希望太渺茫了,它们只好定下心里不再四处乱窜,无奈地在工坊里住下了。都说不同种类的蚂蚁会因为身上的气味不同而争斗,可“大个子”和“小个子”却在我的工坊里相安无事。
我一看,心里乐开了花:“蚂蚁最喜欢吃甜食。我得安抚安抚这些小家伙。”我从厨房拈来些白糖,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放入工坊中,生怕一不留神把一只蚂蚁给弄跑了。糖放入工坊后,我仔细观察着蚂蚁的一举一动:糖晶粒在工坊的水汽下慢慢融化成一汪水渍。有一只蚂蚁不经意地经过这儿,敏锐的触角一下子探测到空气中的甜味,它兴奋地俯下身去舔了一口。它一边欢快地吃着美味,一边大幅度地摇动着触角给同伙发送信息。哈哈,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蚂蚁可真够讲义气。不一会儿,糖水处聚集了全部蚂蚁,它们都一个个依葫芦画瓢,咂巴咂巴喝起了甜甜的糖水。美味让它们完全忘记了失去自由的痛苦。吃饱喝足后,它们每位的肚子都撑得好像一个个迷你乒乓球,一动不动地趴在果冻似的营养胶上享受着“阳光浴”。
看来,蚂蚁很善于适应环境。
系列之二:第一次开荤
喂了几天的糖水后,今天,我决定要给我的“小乖乖”们改换一下食谱了——我要给它们补充营养,送点肉食。
我从桌上抄起用来抓虫的秘密武器——一只透明的笔盖和一张半透明的、有一个角打有一个小洞的薄卡纸。我来到卫生间,抓了一只活着的灰蝇,把它送进了“地狱”——蚂蚁工坊里。
这个倒霉的家伙一掉进工坊刚巧砸在一只蚂蚁身上,把蚂蚁吓得团团转。很快,这种恐慌“感染”了整个蚁群,蚂蚁们马上像一群没头苍蝇似的相互撞来撞去,四散而逃。而灰蝇也在工坊里飞舞,吓得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灰蝇飞累了,就停在地上,喘口气。这时,一只奔跑着的蚂蚁正巧歪打正着把灰蝇头撞到坊壁的一滴水汽上。灰蝇的翅膀被水汽沾住了,露出了它最柔嫩的腹部。黄澄澄的肚皮十分饱满,称得上是“皮薄肉多”,还一动一动的,惹得蚂蚁直流口水。一只大个头蚂蚁耐不住性子,首先冲上前,试探性地用触角碰了碰那黄肚子。灰蝇被这意外的触碰吓得魂飞魄散,对准那只蚂蚁的脸就是一阵狂踢,蚂蚁被踢得火冒三丈,毫不犹豫地张开大颚对着灰蝇的嫩肚皮就是一口。这一咬可不得了,灰蝇当场毙命。肚子里的肉露了出来,血腥味顿时弥漫全场。大个子蚂蚁一闻到肉香,二话不说又是一口,咬掉了灰蝇的头,然后从灰蝇的胸部开始啃。小个子蚂蚁也闻风跑过来,但是它不敢冒然上前,只是乖巧地趴在大个头蚂蚁身旁,就像猎狗向主人讨吃似的,等待着大个蚂蚁的施舍。大蚂蚁转身背着“小个子”吃虫时,“小个子”又跑到它跟前要吃的。最终小个子以惊人的耐心和不懈地努力获得了食物,虽然只是那么一丁点儿。
系列之三:蚂蚁决斗
今天,“大个子”蚂蚁和“小个子”蚂蚁终于开战了。
格斗场是一块被蚂蚁们挖出来的晶块围起来的空地。一只大个子蚂蚁从蚂群中跑出来,和它的对手——小个子蚂蚁来到了格斗场。
决斗刚开始时,双方都仰起头,张开那一对威武的大颚,震慑对方。对于都是久经沙场的勇士,如此虚张声势的动作根本不放在眼里!两只蚂蚁见自己的第一招不见效,便马上拉开架式,向对方冲过来。它们抱成一团,在格斗场里你压我,我压你,场面十分激烈。站在一旁观战的其他蚂蚁们却是一付悠闲自在的样子。它们一会儿嘴对嘴喂喂食;一会儿帮对方清理身体;一会儿整理自己的触须,全然不管眼前这场生死决斗。
我拿起放大镜对着格斗场上扭打成团的两只蚂蚁一照,这才看清了这令人吃惊的场面:双方扭成一个球。小个子蚂蚁用大腭紧紧咬住对手的左触角尖不放。大个子蚂蚁也不甘示弱,用尽全力去咬对方的右前脚。双方斗得难解难分,直到我用小木棍把它们分开,这场争斗才得以停止。
通过蚂蚁观察,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让我懂得:世间万物,只要用心观察,勇于探索,最不起眼的生命我们也能发现其精彩的一面。
蚂蚁观察日记 篇25月26日星期六晴转多云
下午,我顶着大风来到公园凉亭——蚂蚁的家。
蚂蚁的身子就像3个小球连在一起。它的头比较大,面着两只触角,嘴好像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长又细的腿就长在这儿;它的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面。
离蚂蚁穴不远的地上有一块小小的炸馒头的片,上面盯着密密麻林拥挤得数也数不清的蚂蚁。顺着馒头片望去,嗬!好长的一窝蚂蚁的嘴里都衔着一块同自己的头一般大小的馒头渣儿,它个一个挨一个蹒跚地爬行着。
从蚂蚁穴返回来的蚂蚁,正急急忙忙地奔走着,那爬行的速度和朝向目标的准确性,真令人吃惊。
5月27日星期天阴
第二天早晨,我去阳台找蚂蚁,忽然发现一只蚂蚁正从二楼阳台掉下来,一直掉到我空阳台,可是那只蚂蚁为什么还没死呢?而且灵活得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蚂蚁在降落时,手脚不停摆动,所以才没死。
它们打架时,才更有趣,先是两只蚂蚁不停地走,然后触角一动,它们便开始了,双方互不相让,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终于,一只较大的蚂蚁赢了,那只输了的蚂蚁垂头丧气地走了
蚂蚁观察日记 篇3冬天快到了,小蚂蚁去找吃的。在半路上,它看见一根骨头,天哪,这根骨头大的跟小船一样(对小蚂蚁来说是这样的),怎么办呢?于是,小蚂蚁就叫来伙伴帮忙,但还是搬不动,小蚂蚁又叫了许多伙伴,它们一边“嗨哟嗨哟”地喊着,一边使劲地搬着,终于搬起来了。
走在路上,小蚂蚁愉快地想:“这根骨头够我们吃一年了。”
小蚂蚁搬骨头,使我想起了一句话:团结力量大。
蚂蚁观察日记 篇4动物界有许多 ……此处隐藏978个字……匹马,用嘴咬着月饼,用手抱着月饼一点一点地拖回家,这样可是很累的哦!而且时间相对会长很多。还有的三只蚂蚁合作,一起来抬一个大点的月饼,人手多了,大家一起抬,自然也就快了,也有几只不知道干什么,迷茫地荡来荡去,我推测它们也许在探测前方情报吧。渐渐地月饼搬了不少了,最后还剩下一大块,这可是蚂蚁身体的几十倍呢!我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几十只蚂蚁齐心协力地一次性搬这块相对来。
蚂蚁观察日记 篇7星期六下午,我和小嘉、阿恬一起组成了一个“探蚁小分队”,结伴来到公园里进行探索。
也许是天气好的原因吧,上百只蚂蚁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来到小路上晒太阳。远远地看,地上就像有无数个小黑点在蠕动。这正方便了我们的探索行动。我们在地上搜寻着,看哪只蚂蚁适合我们进行持续的观察。这时,只听阿恬喊了一声:
“看着这只蚂蚁!多适合呀!”
我们循着她的声音望去,只见一只小个子工蚁正费力地搬着一个稍比它大一点的带有翅膀的昆虫。“这搬的是什么呀?”小嘉问。我冲她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示意她别说话。因为,紧密的观察行动已经开始了!
只见这只蚂蚁好像很累的样子,一步三停地走着。我们屏息凝神地望着它,生怕它消失在视线里。它爬到了邻近的一棵大树前面,而且好像还“召唤”来了一些蚂蚁。背着昆虫的蚂蚁摇了摇触角,其他蚂蚁则自动靠过去。啊!那只蚂蚁用头上的触角碰了碰第一只蚂蚁,然后还碰了第二只、第三只……被碰过的蚂蚁又分散开来,用触角又碰触别的蚂蚁。“天哪!这就是传说中的——‘蚂蚁传信’?”小嘉瞪大了眼睛,阿恬也一脸惊讶。是啊,我们都只是听说过,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次真是大开眼界了!
大概过了十几秒钟后,那只蚂蚁开始上树了!只见它艰难地顺着大树凹凸不平的表皮爬了上去,可却又转了个身。“嗯?”我一愣。只见它又举步维艰地爬了下去。咦,真奇怪,它来来回回地是要干什么啊?它又在树下走了一阵,掉头又爬上;然后,又下去……就这么来来回回好多次,它还是没有要进洞的打算,这让我彻底打消了它要“搬蚁进洞”的念头。
又过了一会儿,小嘉彻底坐不住了,于是提议说:“我们来看看它到底背的是什么吧!”我和阿恬坚决不同意,小嘉却自顾自地“截”下这只蚂蚁,取下了它背上背着地东西:原来只是只死雄蚁。“这样的话……”我陷入了沉思。
没错,这样的话,就真相大白了。
原来,那只工蚁只是搬运受伤的同伴。步行艰难是因为它搬不动了,所以才会召集同伴来帮助它,而在树上徘徊则是因为它在等待同伴的接应。下树又是因为在察看同伴有没有来。最后小嘉的举动也一句击灭了这场美好的“蚂蚁视觉盛宴”。
蚂蚁们仍在悠闲地爬行,有的在工作,有的在晒“日光浴”。它们丝毫不知道三个“庞然大物”正注视着它们。而我却非常兴奋,今天让我如此近距离地解除这些小生命。鼻尖尚还残留着泥土的清香和青草的味道,我大声说:
“我宣布——本次小队蚂蚁观察活动到此结束!”
蚂蚁观察日记 篇8今天我准备出去玩,关门得时候发现门角有一块饼干,等我回家得时候我又去看那块饼干:“呀!这怎么这么多蚂蚁?”我大声喊道。
妈妈听到啦马上赶来说:“快把饼干扫出去,要不然家里到处都是蚂蚁”。我说:“等等,我先观察一下,”我找来放大镜,我产生啦一个疑问:“蚂蚁为什么会排成一排走呢?”我看啦一下科学书,上面说蚂蚁走时会留下一种信息素,让后面得蚂蚁走相同得路线,如果我们用手或树枝去触碰蚂蚁得路线就会干扰蚂蚁得信息素,这样蚂蚁就会迷失方向,到处乱跑。
看来我们真应该在玩得同时也要观察身边得事物。
蚂蚁观察日记 篇9早上,我和妈妈到巾山上玩。
我们来到山顶的石塔前,妈妈坐在台阶上休息,我便围着石塔转了一圈。突然我看到台阶旁边的一个小洞里,时不时会有几只蚂蚁进进出出的。我定睛一看,哦,原来是个蚂蚁洞。我就去捡了一根小木棒,在小洞洞里捅了捅,就看见成千上万只蚂蚁一个个夺路而逃。它们跑到离洞口较远的地方,观察着洞外的动静。过了好一会儿,它们才派了一个个“侦察员”,过去察看。“侦察员”们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好像做好了遇到怪物马上逃跑的准备。可是它们走到了洞口还没有发现什么便胆子大了,一步步走进洞内。过了一会儿,“侦察员”们出来了,它们三步并做到二步,急急忙忙地向大部跑去,好像恨不得长出翅膀飞过去似的。它们来到蚂蚁群中,碰碰这个触角,又碰碰那个触角,等“侦察员”把好消息传遍时,蚂蚁们高兴极了,簇拥着“侦察员”回家。
这时,我看见不远处有一只“远征归来”的蚂蚁,便从包里拿出一小块蛋糕,捏碎后,放在蚂蚁洞附近。那只蚂蚁看见了,万分高兴,它一块块试过去,可是不管它拉、推、举……都是无济于事。那只蚂蚁只好先回洞去了。过了一会儿,只见一 支支蚂蚁军队出现了,每支队伍前都有一名大将——大头蚂蚁带领着。而走在这些队伍最前面,领路的就是刚才发现食物的那只小蚂蚁。
我看见了,马上把每块蛋糕屑儿都移动了,看蚂蚁们有什么反应。因为我记得有本书里说过,蚂蚁的视力很差。
只见那只蚂蚁来到刚才放食物的地方,找了找,顿时惊呆了,好像在想:咦,食物呢?小蚂蚁东寻西找,还是找不到食物。我担心这只小蚂蚁回洞后会被“无辜上刑”,就把食物重新放回了原来的位置,这一下,小蚂蚁和它的伙伴们都看见了。几只大头蚂蚁抱起几块小蛋糕就走。我不由得在心里赞叹:真不愧为大将军,力气真大!还有一支军队里的蚂蚁分成五组,分别去搬5块蛋糕。它们拉的拉,推的推,大家齐心协力地把美食往家中搬。这时,我还看到一只小蚂蚁怎么坐到了蛋糕上,可能是在指挥吧,哈哈,真有趣!
最可爱的是这边的两只蚂蚁,他们搬着一块小蛋糕。搬着搬着,竟然不和其它蚂蚁同个道了,它们一直往前走,我正纳闷呢,难道它们不是一家的吗?正想着,只见它们两个又往回走了,原来是看错路了。它们这样翻来覆去地试了好几次,才回到了自己的王国。
地上的食物都被它们运走了,我想:现在,它们大概是地开庆功宴会了吧!
蚂蚁观察日记 篇10观察宅在家里的蚂蚁
这一阵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蚂蚁隔三差五地来我家做客,一来还不是四五只,还是成群结队着来,像是打算要长期宅在我家了。都说蚂蚁搬家要下雨,我打开窗户,外面艳阳高照,怎么会下雨呢?难道蚂蚁它也怕晒,进来凉空调呀。而且,我发现这蚂蚁还有“飞天”的绝招,那天,我正在写作业,感觉手臂上只痒痒,一看,呀!一只蚂蚁正在我的手臂上扭秧歌。我真是奇了怪了,这书桌离地面也有一定的距离呀,这蚂蚁怎么爬上来的呢……我习惯性地往地面一看,哇!一大群蚂蚁!一想到这群微小得看不见的生物爬满身体,我就直起鸡皮疙瘩。我愤怒地抬起脚……
我踩,我踩,我踩踩踩!可是,看着这些小生物一只只被我残忍地踩死,我不禁有些于心不忍了。但看着雪白的房间那一角落不散的黑蚂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样下去可不行,这蚂蚁老是不走怎么办呢?莫非……房间里有好吃的东西吗?我的目光落在褐色小方桌上那一袋香喷喷的蛋糕上。妈妈平时都宅在家里,肚子饿的时候就吃个一两块,是不是把蛋糕屑撒在家里了,引来了蚂蚁群。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